【引言】
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突然对80名抗议学生痛下狠手——停学、开除、撤销学位,理由竟是“破坏秩序”。但仔细一琢磨,这事儿透着蹊跷:为何校方处理抗议的时机,恰好卡在特朗普政府取消4亿美元资助之后?白宫一边对以色列轰炸教堂“表达关切”,一边在国内校园搞政治清算,这套双标玩得也太溜了。难道真如学生组织爆料,这些处分不过是校方和白宫交易的筹码?
【正文】
哥大校园里这场风波,表面看是校规执行,内里却藏着笔肮脏买卖。今年3月白宫突然抽走4亿美元资助,理由直指校园存在“反犹主义”。没过多久,校方就引入亲以色列的“反诽谤联盟”当监工,还把“反以色列言论”和“反犹主义”强行画等号。更绝的是,处理学生纪律的委员会被大换血——教师靠边站,学生代表踢出局,活脱脱成了校方和白宫的“一言堂”。
被处分的学生冤不冤?看看细节就明白:有人因为在图书馆静坐被扣上“暴力破坏”帽子,有人举的标语写着“停止屠杀儿童”就被认定“煽动仇恨”。这些年轻人没砸玻璃没动拳头,纯粹因政治立场触了逆鳞。对比特朗普政府对待以色列的态度,讽刺感拉满——加沙死亡人数突破5.7万时,白宫发言人才挤出一句“希望杀戮结束”;可国内学生喊句停战,倒成了必须掐灭的“安全隐患”。
哥大这波操作背后,藏着特朗普的算盘。中期选举临近,福音派和犹太金主是他的命根子。当加沙停火谈判崩盘、盟友以色列连美军基地都敢炸时,在国内拿学生开刀就成了最廉价的表演。就像当年“穆斯林禁令”转移视线一样,把校园抗议打成“反犹暴乱”,既讨好基本盘,又塑造“法律与秩序”人设。可惜这套路数早被看穿——处分通知书刚下发,社交媒体就炸出#学术自由已死#的热搜。
国际社会也没闲着。金砖国家在联合国指着鼻子骂美国纵容种族清洗,巴西甚至放话“敢加关税我们就抛美元债”。更打脸的是,被白宫捧上神坛的“反诽谤联盟”,自家黑历史被扒个底朝天——上世纪80年代它曾把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也污名化为“恐怖主义”。历史总是循环播放:当年曼德拉还被FBI列在恐怖分子名单上呢!
【结语】
处分通知书能封住学生的嘴,却封不住加沙的伤亡数字;白宫能删改校园规则,改不了全球对双标的唾弃。当哥大图书馆的灯光照在那些“莫须有”的处分文件上,照出的恰是霸权黄昏里的最后疯狂——毕竟,连特朗普都开始打电话求以色列“悠着点”了,这戏还能演多久?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伯乐配资-炒股配资股票配资-证券配资APP-线下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