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走了,议论却来了!
一张照片,几件物件,就能让一个刚刚离世的人不得安宁。那些在祭坛上的摆设,看着金光闪闪,在一些人眼里,这不像一个出家人该有的样子。
事情就是从这里开始的。达云方丈才五十一岁就走了,不少人感到惋惜。但是这些照片一出来,有些声音就变了味,说的话里带着刺,认为他不守本分。
这些议论的源头,是一些他生前的照片。照片里,他用的茶壶,吃的糕点,看着都很是讲究。屋子里的陈设,也不是人们想象中那般朴素的样子。
真的只是这样吗?
很快,就有人用这些看着“精致”的生活,给他定下了结论。有的话说得很难听,甚至说他这么早离世,是什么“报应”,还说他走的时候很是痛苦。
可换个角度看那些照片,又能看到些不一样的东西。照片里的达云方丈,脸色有些发黑,嘴唇也带着乌紫色。懂的人说:这其实是身体在发出警示。
“他最后确认为是心梗离世,虽然出家人吃素,但素食为了口感和补充体力,往往油盐和碳水都用得不少,并不绝对健康。”
他身上的担子太重了。不光是天津大悲禅院,他还是天津佛教协会的会长,各种事务缠身,一天到晚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,这份劳累,才是身体最大的敌人。
忙碌,成了他生活的常态。从早上睁开眼,到晚上闭上眼,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情在等着他。这样的日子久了,再结实的身体也经不住消耗。
谁能想到呢?
就是这样一个被议论生活“奢华”的人,却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,做着另外一些事情。从2020年开始,他就把钱一笔一笔地送到南开大学去。
这些钱,不是用来做什么功德,而是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家里困难,上学都成问题的学生们。这件事情,要不是他走了,恐怕还没有这么多人知道。
“前前后后,零零总总,捐出去的钱快有六十万了。这些钱,都用在了跟他素不相识的年轻学子身上。”
再回头看看他的过去。他俗家的名字叫汤平,二十四岁那年,还是个小伙子,就在五台山的碧山寺落发出家了,从此一心向佛,再没回头。
他不是一个只会念经的和尚。出家以后,他还专门去了厦门的闽南佛学院求学。毕业以后,因为学问好,还被留在学校里面教书育人。
在2010年的时候,他还曾回到自己最初出家的碧山寺,帮忙管理寺内的大小事务。他的一生,似乎总是在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地奔波和操劳。
那么,他祭坛上那些看着贵重的东西,又是怎么一回事?后来有人出来说明白了,那些都不是寺庙置办的,也不是他自己的。
这些东西的来历很简单:都是平日里敬重他、受过他帮助的香客们,在他走后,自发送来表达心意和哀思的。这是大家的一片情分。
他走得太突然了,寺庙里的弟子们为了让他能安安静静地走完最后一程,才把寺院的大门给关上了。他们只想在里面为师父祈福,却没料到外面起了这么大的风波。
人的眼睛,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。一套茶具,几块点心,它的分量,似乎轻易就盖过了一个人几十年做过的事情,也盖过了他为别人掏出去的真金白银。
人走了,世上留下了他的东西。有的东西是能被看见的,比如那些引人议论的物件。还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,比如他为旁人付出的心血和他那颗过度劳累的心脏。
作者|本文转载自@琼楼玉宇
图片|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伯乐配资-炒股配资股票配资-证券配资APP-线下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